题扇归舆父

是物珍吾笥,三年怯未书。
笔因王粲阁,风想谢安馀。
秋浦愁猿夜,宣州好月初。
思君不可见,题罢付江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

首先,诗人提到一把扇子,这是他一直珍藏的物件,三年都没有勇气在上面写字。这扇子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可能承载着某种情感或回忆。

接着,诗人提到“笔因王粲阁,风想谢安馀”,这里用了两个典故。王粲是汉末的才子,谢安是东晋的名相。诗人借用这两个人物,表达了自己因思念而提笔,思绪如风般飘向远方,仿佛能感受到对方的气息。

然后,诗人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猿猴在秋浦(地名)哀鸣,宣州(地名)的月亮刚刚升起。这些景物增添了愁绪,让诗人的思念更加浓烈。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无法见到思念的人,只能将这份情感写在扇子上,寄托给江中的鱼儿,希望它们能将这份思念带到远方。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扇子、典故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念和无奈。诗人在无法相见的情况下,选择用这种方式寄托情感,展现了古典诗歌的含蓄与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