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古云袭伯辞爵南归相见于西湖文靖祠堂

正好明光执戟时,钟繇膝疾易调治。元成让爵何其早,孙绰还山不觉迟。

处士梅花半湖水,相公香火一楼诗。归来不践明湖约,焉得骑驴载酒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名叫孙古云的人,他在担任官职时,突然决定放弃爵位,回到南方。诗人通过几个典故和场景,表达了对孙古云这一决定的赞赏和感慨。

首先,诗中提到“明光执戟时”,指的是孙古云在朝廷担任要职的时光。然而,他却像钟繇(三国时期的书法家)一样,因病辞去了官职,选择了退隐。接着,“元成让爵何其早”这句,借用了元成(汉代官员)早年让爵的典故,称赞孙古云早早放弃爵位的明智之举。而“孙绰还山不觉迟”则用孙绰(东晋文学家)归隐的典故,表明孙古云的选择并不算晚。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孙古云回到南方后的生活。诗人用“处士梅花半湖水”来形容孙古云隐居的环境,仿佛他像一位隐士,与梅花、湖水相伴,过着宁静的生活。而“相公香火一楼诗”则暗示孙古云在隐居后,依然保持着文人的风雅,继续写诗作文。

最后两句“归来不践明湖约,焉得骑驴载酒期”表达了诗人对孙古云的期待。诗人说,如果孙古云不回来,不兑现他们在明湖(西湖)相见的约定,那么他们怎么有机会一起骑驴、载酒,享受悠闲的时光呢?这里既有对孙古云回归的期盼,也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孙古云辞官归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和文人情操的珍视。诗中的典故和景物描写,既增添了文化底蕴,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