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田端彦

莫嗟骐骥老,不识云台仗。
此骥天所月,未易论得丧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对命运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以“骐骥”(即千里马)为比喻,讲述了一种普遍的人生困境:即使像千里马这样有才能的人,也可能因为年老或不被赏识而被埋没。然而,诗人并不因此感到绝望,而是提醒我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天所月”(即天赋或内在品质),这种价值不会因为外在的得失而改变。

诗的第一句“莫嗟骐骥老”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千里马老了就叹息,因为它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年龄。第二句“不识云台仗”暗指即使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或赏识,也不必过于介怀。第三句“此骥天所月”强调了千里马的天赋是上天赋予的,这种内在的价值是永恒的。最后一句“未易论得丧”提醒我们,真正的得与失很难用外在的标准来衡量,重要的是内心的坚守和自我的认可。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鼓励我们不要被外在的成败或他人的评价所左右,而是要珍视自己的内在价值。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只要坚持自己的天赋和信念,就能找到真正的意义和满足。这种思想对普通人来说非常有启发,尤其是在面对挫折或不被理解时,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信。

欧阳献

欧阳献,字元老,哲宗元祐中与田端彦同入李清臣幕(《五总志》)。黄庭坚曾跋其诗(《山谷集》卷二六《跋欧阳元老诗》)。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