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半空金碧何代楼,仙人鹤驾曾一游。
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捲月湘江秋。
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
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黄鹤楼,充满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的开头,作者用“半空金碧”来形容黄鹤楼的壮丽,仿佛它悬浮在空中,金碧辉煌,让人不禁好奇这座楼建于哪个朝代。接着,作者提到“仙人鹤驾曾一游”,暗示了黄鹤楼的传说——仙人曾骑着仙鹤在这里停留,给这座楼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楼中的景色:“雕槛看云楚山晓”,意思是站在雕花的栏杆旁,可以看到云雾缭绕的楚山,仿佛置身于清晨的山景中。“珠帘捲月湘江秋”则描绘了夜晚的情景,珠帘被卷起,月光洒在湘江上,秋意盎然。这些画面让人感受到黄鹤楼周围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丽。

然后,作者提到“楼前云月长无恙”,意思是楼前的云和月亮始终不变,象征着时间的永恒。而“祢赋崔诗角清壮”则引用了古人留下的诗赋,暗示黄鹤楼不仅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留下文化印记的地方。

最后两句,“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西风吹动了历史的尘埃,仙人又重新回到了天上。这里的“庾公尘”指的是历史的风尘,而“仙人归天”则象征着传说与现实的交织,黄鹤楼依然矗立,但那些神秘的传说已经随风而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黄鹤楼的壮丽景色和传说,表达了对历史、文化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赞美了黄鹤楼的美,还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和传说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