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粥

饥年嗟食玉,新稼喜登场。
薄用为糜粥,贫宜惜稻粱。
老夫兼煖胃,黄口亦充肠。
一七松窗下,应知意味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啜粥》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在丰收后的简朴生活,通过一碗粥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情。

首两句“饥年嗟食玉,新稼喜登场”写出了过去的饥荒岁月和如今新粮丰收的喜悦。饥荒时,人们连最简单的食物都难以获得,而现在新粮收获了,生活有了转机。

接下来两句“薄用为糜粥,贫宜惜稻粱”说明尽管丰收了,但家庭依然贫困,只能用少量的粮食煮成稀粥,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

“老夫兼煖胃,黄口亦充肠”描绘了家中老人和孩子一起喝粥的场景。老人用粥暖胃,孩子则靠粥填饱肚子,展现了家庭中相互扶持的温情。

最后两句“一七松窗下,应知意味长”点出了在松窗下喝粥的宁静时刻,让人们体会到生活的深刻意义。尽管生活艰难,但一家人在一起,简单的一碗粥也能带来满足和幸福。

这首诗通过粥这一简单的食物,展现了贫困生活中的坚韧与温情,提醒人们在艰难中依然能找到幸福和满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