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觉林八景 其三 龙桥夜月》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晚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月光下的龙桥之美。
诗的开头,“一水驾长虹”描绘了一条长桥横跨水面,仿佛是一道长长的彩虹。这一景象既表现了桥梁的壮观,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浪漫。接着,“依稀通月穴”则描述了月光穿过桥洞,洒落水面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月光与桥洞的巧妙结合,仿佛月光从桥洞中流泻而出,照亮了水面。
接下来的两句,“三五桂轮圆,照耀波纹缬”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圆润和光辉。这里的“桂轮”指的是圆月,古人常用“桂轮”来形容满月的明亮。诗人说月亮像一轮圆圆的大桂轮,照亮了波光粼粼的水面,使得水波随着月光的照射而更加美丽动人。
最后两句,“水月自年年,清光流不绝”则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美景的永恒。诗人认为水与月的美丽景象年复一年,不变的是那种清幽的光芒,它们就像时间的河流一样,永远流淌,永不枯竭。
整首诗通过对龙桥夜晚月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宁静、永恒的美感。这种美感不仅在于自然景观本身的美丽,更在于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宁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