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由御教场下投净慈宿朗公房

御教场中月直时,下山全不道归迟。
三松影落半湖水,一路沿钟到净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行走在山间古寺的美丽画面,有种淡淡的、宁静的美感。

1. 御教场中月直时:诗人描述了一个夜晚的场景,月亮高悬,照耀在御教场。这里“御教场”指的是皇家的教育场所,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2. 下山全不道归迟:诗人下山时,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完全没有意识到回家已经很晚。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陶醉,以至于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写出了沉浸在美景中的忘我状态。

3. 三松影落半湖水:下山后,诗人经过一片松林,松树的影子投射在湖面上,湖水静静地映照着松树的影子。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树林和湖水的静谧美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4. 一路沿钟到净慈:诗人一路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来到了净慈寺。这个细节展现了诗人穿越山水、经过一路钟声的旅程,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圣地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景象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这一刻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诗中的静谧和宁静,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都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