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chán)盘上海涯。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蟾盘:指月亮。(蟾轮、冰轮、冰魄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中秋节这天天空澄碧、万里无云,人们仰望着那刚刚浮出海面的明月。
只见它银辉四射,撒向天涯海角,从来不私照过一家半舍。
注释
三五:十五天,中秋十五就是中秋节。
蟾盘:指月亮。(蟾轮、冰轮、冰魄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天头天尽: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再大也有边缘,所以古人觉得天和地都是有尽头的。
赏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明快,可能是受了当时晴空万里、皓月当空的影响,诗的前两句也只是描写了中秋时的景色和人们争相赏月,平淡无奇,但诗人笔锋一转,从月色皎皎转到了月色无私上,一人家很明显就是指帝王家,月亮对世上第一人家的帝王家也毫不偏袒,它的光明对帝王家和穷人都是一样的,体现了诗人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普照大地的壮美画面,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
前两句"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像用手机拍下的中秋夜景:农历十五的夜空清澈无云,银盘般的月亮从海平面缓缓升起,"蟾盘"这个比喻既点出月中的玉兔传说,又让人看到月亮圆润如盘的质感。"共看"二字巧妙地把天下人仰望明月的场景串联起来。
后两句"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是全诗精髓。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月光从天的这头照到那头,就像舞台追光灯扫过全场,但特别强调的是这束光"不搞特殊待遇"——不偏袒任何一户人家。这里月亮成了公平的化身,诗人通过赞美月光的公正无私,其实是在表达对人间平等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月景写出了新意,用"月光公平"这个巧思,把自然现象升华为人文思考。就像今天我们拍月亮发朋友圈时,诗人用文字留下了中秋夜的哲思,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对公平正义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