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浮玉亭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共赏风光、以诗会友的闲适心境。
前四句写亭子因友人洪叔炳的到来而更有名气,公务之余在此赏景令人心旷神怡。溪水波光粼粼像碎金闪烁,水声叮咚如玉器相碰,用"黄金艳""白玉琤"这样贵重的比喻,突出景色的珍贵美好。
后四句转入抒情。听到夜半的吴歌勾起愁绪,暮色中的山色又让人情思万千。诗人想把眼前美景与友人共享,于是提议通过吟诗作对来缔结友谊。"平分破"这个说法很生动,像是要把美景掰成两半分享,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赏景、吟诗、交友这三件事自然融合:美景触动诗兴,写诗加深友谊。诗中"黄金""白玉"的华美意象,与"吴歌""山色"的婉转情思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流露了文人雅士以诗会友的闲情逸致。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