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江景,画面宁静而富有诗意。
开头两句“剪纸铺平江,雁飞翚字双”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把江面比作一张铺开的剪纸,而飞过的大雁则像是剪纸上的图案,呈现出美丽的“翚”字。这里“翚”字形容大雁飞行的姿态,仿佛在空中写下了一个字,增添了几分动感和艺术感。
接下来两句“秋山青隔岸,谁启读书窗”则把视线拉远,望向江对岸的青山。秋天的山峦依旧青翠,隔江相望,显得格外宁静。最后一句“谁启读书窗”突然引入了一个悬念:在对岸的青山之中,是谁打开了读书的窗子?这一问不仅让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还暗示了对岸可能有一位读书人,也许正在享受这宁静的秋日时光。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江景图,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文的情趣。它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引发了对对岸那位读书人的遐想,仿佛自己也置身于这幅画中,享受那份宁静与诗意。
王子俊
宋吉州吉水人,字才臣,号格斋。王大临子。从杨万里、周必大游,为延誉于朱熹,熹勉以博取守约之功。喜为诗,文章赡蔚典丽,万里极称之。安丙帅蜀,辟为制置使属官。有《史论》、《三松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