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场景,借古讽今,充满悲凉感。
前两句"几多云榭倚青冥,越燄烧来一片平"用对比手法:曾经高耸入云的华丽楼台(云榭),被越国复仇的烈火(越焰)烧成平地。这里"青冥"指天空,暗示建筑原本的雄伟;"一片平"则突显毁灭的彻底。
后两句"此地最应沾恨血,至今春草不匀生"转入更深层的思考:这片土地浸透了亡国之恨(吴王夫差在此被越王勾践击败),连春天生长的野草都长得不均匀。诗人用"不匀生"这个细节,把抽象的历史仇恨具象化——仿佛连草木都在为这段历史感到痛苦,无法正常生长。
全诗通过"高楼变废墟"的强烈对比,以及"春草不茂"的生动意象,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残酷和王朝兴衰的无常。没有直接说教,却让每个读到"不匀生"的人都能体会到那种挥之不去的沉重感。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