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寺 其一二六

往事莫追寻,未来莫希望。见在休执着,自然心坦荡。

有心终不堪,无念以为上。君看太虚空,何尝有遮障。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的核心思想是教导人们如何放下执念,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首先,诗中提到“往事莫追寻”,意思是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总是纠结于过去的得失或遗憾。因为过多地回忆过去,只会让人陷入无谓的烦恼,无法专注于现在。

接着,“未来莫希望”则是提醒我们不要对未来有过多的期待和幻想。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过于担忧或期待只会让人焦虑不安。我们应该专注于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

“见在休执着”是强调现在的生活不要太过执着。所谓的“见在”就是指当前的状态。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事情过于执着,比如对物质、感情、地位等的追求,这些执着会让人感到压力和束缚。放下这些执着,才能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自由。

“自然心坦荡”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不纠结过去、不幻想未来、不执着于现在,内心自然会变得宽广、平静、无所挂碍。这种状态就像一片开阔的天空,没有任何遮蔽和阻碍。

接下来的“有心终不堪,无念以为上”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执着会让人痛苦。当我们对某件事情过于在意时,往往会感到疲惫和不堪重负。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无念”,即不刻意追求、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反而能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最后,“君看太虚空,何尝有遮障”用虚空来比喻内心的状态。天空广阔无垠,没有任何遮挡,就像我们内心的理想状态——没有任何执念和障碍,自由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如何通过放下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执念,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它的魅力在于它不仅仅是哲学层面的思考,更是一种实际的生活智慧,能够帮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