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西崖上有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其他野兽都不敢靠近。它就像一座压倒众山的存在,气势磅礴无人能敌。可当地村民贪图利益,不断伤害老虎(剪毛伐骨指剥取虎皮虎骨卖钱),却没意识到这只老虎其实是保护他们的屏障——有它在,其他猛兽才不敢来犯。
诗人用老虎比喻某种强大的守护力量(可能是自然屏障/军队/英雄人物)。前四句极写老虎的威势,后四句突然转折:愚蠢的人类为眼前小利破坏保护神,最终会自食恶果。就像现代人破坏森林导致洪水,污染空气引发疾病一样,诗中"剪毛伐骨"的村民正是短视人类的缩影。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像一声叹息:你们哪知道,被你们欺负的老虎,其实一直在默默守护着这个家啊!这种"保护者反被伤害"的悲剧感,让这首诗在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郑瀛
郑瀛,字子仙,黄岩(今属浙江)人。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授监南岳庙。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三四、明万历《黄岩县志》卷五。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