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雪

欲雪未雪天糢糊,冻行沙尾鶬鸹呼。
北风刮耳立不住,更骑钝马穿枯芦。
两生怜我意不舒,江头三日占樯乌。
高堂明朝置安舆,买羊沽酒偿勤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欲雪未雪的阴冷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节传递出旅途的艰辛与人情的温暖。

前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天空灰蒙蒙像蒙着布,冻僵的旅人在沙洲边缘深一脚浅一脚走着,乌鸦发出刺耳的叫声。北风呼啸吹得人耳朵生疼,连站都站不稳,偏偏还骑着匹迟钝的老马穿过干枯的芦苇丛。这些画面用"模糊的天气"、"冻僵的行走"、"刺耳的风声"等具体感受,让读者直观体会到严寒中的狼狈。

后四笔锋一转,写两位朋友对诗人的体贴。他们看出诗人心情低落,连续三天在江边守候(古人认为桅杆上的乌鸦能预示风向变化),盘算着如何让诗人顺利启程。最后两句最暖心:他们准备明天把舒适的车轿安排妥当,还要买羊买酒慰劳诗人的辛苦。这里的"安舆"(舒适的车轿)和"偿勤劬"(报答辛劳)形成强烈对比,突显朋友雪中送炭的情谊。

全诗妙在把自然界的寒冷与人情的温暖交织在一起:前段越是渲染环境的严酷,后段朋友的关怀就越显得珍贵。就像大冷天喝到热汤,恶劣天气里收到的关心会让人记一辈子。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感动",但通过买羊沽酒、安置车马这些实实在在的准备,让读者自己感受到这份情谊的重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