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雪渡图

摩诘仙游五百年,画称雪渡未能传。只因曾入宣和府,珍重令人缀短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幅画作《雪渡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时间跨度。开头说王维已经去世五百年("仙游"是去世的委婉说法),说明到作者所处的宋代,这幅画已经非常古老。但这么有名的画却失传了("未能传"),让人遗憾。

第二,珍贵程度。诗中提到这幅画曾被收入宋徽宗的宣和画院("宣和府"),这是当时最高级别的艺术收藏机构,就像现在被卢浮宫收藏一样,证明这幅画的艺术价值极高。

第三,情感表达。最后一句说后人因为太珍视这幅画,即使画作失传了,也要为它题写短诗("缀短篇"),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珍贵文物会忍不住拍照留念一样,体现了人们对艺术杰作的敬仰之情。

全诗用简单四句话,既交代了画作的传奇身世,又表达了艺术超越时空的魅力。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画虽不在,精神永存"的意境——即使实物消失了,人们对美的追求永远存在。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