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离开新安后的旅途感慨和对过往的怀念。
首句“楼上风流庾使君,笙歌曾醉此中闻”,回忆了曾经的繁华景象。诗人提到“庾使君”,可能是指一位有声望的官员或朋友,他们在楼上曾有过欢乐的时光,伴随着笙歌和美酒。这句诗传递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接下来的“目前已是陵阳路,回首丛山满眼云”,则转向了现实的旅途。诗人现在已经踏上了前往陵阳的路程,回头看时,只见群山连绵,云雾缭绕。这里的“满眼云”不仅描绘了眼前的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思绪万千。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过去的欢乐和现在的旅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简单来说,它就像一个人在旅途中,突然想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心中既有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思索和感慨。这种情感很真实,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