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三章

芃芃黍苗,蕴崇孔劳。
其考力穑,其子安食。(一章)
芃芃黍稷,收之自郊。
既廪既庾,其子轻抛。(二章)
卓彼亢宗,泌擢繁伤。
岂无微怨,厚德难忘。(三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庄稼的生长比喻家族传承,通过三代人的对比,道出家风变迁的深意。

第一章描绘理想状态:茂盛的黍苗(象征家业)需要父辈辛勤耕种("蕴崇孔劳"),儿子才能安稳享用。就像老农民弯腰种地,孩子才能吃上饱饭,强调付出与收获的因果关系。

第二章情况开始变化:粮食丰收堆满粮仓("既廪既庾"),儿子却轻易挥霍。前两行重复"芃芃"的茂盛景象,与后两行形成强烈反差,暗示富足生活反而让后代失去珍惜之心。

第三章最耐人寻味:那位光宗耀祖的能人("卓彼亢宗"),像被过度采摘的植物般疲惫("泌擢繁伤")。最后两句点明核心——即便心有委屈,但想起父辈恩德,怨恨也就消散了。这里揭示了中国家庭常见的复杂情感:责任与疲惫交织,最终被亲情化解。

全诗用庄稼生长暗喻家族兴衰,语言看似简单却充满张力。从"安食"到"轻抛"再到"难忘",三代人的态度变化像一部微型家族史。最打动人的是第三章,道出每个承担家庭重任者的真实心境:再累再苦,想到根源,依然选择坚守。这种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