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使院呈石林编脩

漏永凄风响阁铃,语阑残烛尚荧荧。
五湖南下悲身事,百粤西来傍使星。
枕石本难欹处稳,看花不拟醉边醒。
途穷肯问诸侯礼,歌舞筵中酒肉腥(时中丞以下皆请相见谢不往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桂林官署中的孤独与坚守。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环境烘托心情 前两句用"漏壶滴水声""凄风摇铃铛""将灭的烛火"这些深夜景象,营造出冷清孤寂的氛围,暗示作者辗转难眠的状态。

2. 漂泊中的坚守 "五湖""百粤"两句说自己像无根浮萍般漂泊,但依然保持着官员的体面("傍使星")。后文用"枕石头不舒服""看花不愿醉"的比喻,表达不愿随波逐流的态度。

3. 清高自持的品格 最后两句最见风骨:明明处境艰难("途穷"),却拒绝参加权贵的酒宴("谢不往")。用"酒肉腥"这个直白的形容,表达对官场应酬的厌恶,显示出读书人的清高气节。

全诗妙在把仕途失意的苦闷,转化为一种带有幽默感的倔强。不直接抱怨命运,而是用"枕石头""看花"的生活细节,和拒绝吃请的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有原则的文官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