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或创作方式。诗中描述了白天和夜晚两个场景,分别对应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白天,诗人从窗户里看到阳光洒在纸上,仿佛每一道光线都在帮助书写诗句。这里的“窗眼”象征着灵感和知识的窗口,而阳光下的诗句就像是通过这个窗口写出来的。
到了夜晚,诗人收起白天写下的诗句,这些文字被“墨丸”代表的黑色墨水包裹,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小小的、有重量的“墨丸”。然后,这些“墨丸”被轻轻地放进枕头里。这种描写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诗人的记忆和思考在夜晚得到了整理,就像把白天积累的知识和灵感都收纳起来了,准备迎接新的开始。
整首诗运用了简单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把学习和创作的过程描绘得既生动又具象。白天和夜晚的转换也隐含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知识的积累,体现出诗人对时间与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
赵庚夫
(1173—1219)宗室,居兴化莆田,字仲白。举进士不第,以宗子取应,得右选。工诗,尝自删取五百首。既殁,刘克庄择百篇整理成《山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