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岩

六丁开两壁,不知始何年。
是间一崆峒,可为几客延。
我来拂石坐,倾耳听潺湲。
古榕蔽天罅,一瀑穿峡悬。
四时宿雨露,亭午饮虹烟。
神公忽震怒,想将潜蛟鞭。
至今空山惊,莽草连飞泉。
宜调松琴操,更闻铁笛传。
山僧避侬赋,饮溜枕苔眠。
兴怀内讧日,鼎鼎百馀年。

现代解析

《白鹤岩》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出山岩的神秘与壮美。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首句“六丁开两壁,不知始何年”描绘了岩石峭壁被打开的景象,但具体是在何时发生却无人知晓。这里的“六丁”指的是神话传说中掌管雷电和风雨的仙官,暗示着白鹤岩的神奇来历。

接下来“是间一崆峒,可为几客延”提到在这神秘的岩洞中,仿佛能接待多位客人,意味着这里的空间既宽敞又富有魅力,令人愿意驻足停留。

“我来拂石坐,倾耳听潺湲”生动地描述了诗人在岩洞中停留,拂去石上的尘埃坐下来倾听潺潺的流水声。这种自然的静谧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古榕蔽天罅,一瀑穿峡悬”通过古榕树和瀑布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古榕树仿佛遮蔽了天空,而瀑布则如丝带般悬挂在峡谷之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四时宿雨露,亭午饮虹烟”进一步描述了四季的雨水滋润着岩石,每天中午时分,彩虹般的烟雾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这里的“宿雨露”和“虹烟”都增添了山岩的神秘感和生命力。

“神公忽震怒,想将潜蛟鞭”意指山神突然发怒,似乎要用鞭子抽打潜藏的蛟龙。这句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山神的威严,给大自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至今空山惊,莽草连飞泉”描绘了此刻山中依然充满惊动,茂密的草丛伴随着飞泉的声响,显得生动而生机盎然。

“宜调松琴操,更闻铁笛传”建议读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调奏松琴,聆听铁笛的声音,以此感受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山僧避侬赋,饮溜枕苔眠”描述了山中的僧侣在这样环境中避世赋诗,他们依靠水滴和青苔为伴,沉睡在宁静之中。

最后“兴怀内讧日,鼎鼎百馀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在这片自然美景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赵与槟

赵与槟,太祖十世孙(《宋史·宗室世系》四)。尝知宁德县(明嘉靖《宁德县志》卷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