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石鼓宴士二首 其一

几年蓬藋翳儒宫,文物新还俎豆中。
幸甚诸生初见武,欢然置酒更亲崇。
晴收楚峤千峰雨,薰奏虞弦万籁风。
须信廉平汉循吏,可能齐鲁化蚕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文化复兴的喜悦。下面用大白话解析:

前两句说破败的学宫荒草丛生多年,如今祭祀礼器重新摆上("俎豆"指祭祀器具),暗喻文化传统得到恢复。三四句写学生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文化活动很兴奋,主人设酒宴拉近感情,像过节一样开心。

五六句用大自然的美景烘托气氛:雨过天晴后楚地群山如洗,风中仿佛有上古虞舜时的音乐("薰奏虞弦"用典故形容风声美妙)。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只要官员廉洁公正("廉平汉循吏"指汉代清官),哪怕像齐鲁这样的文明之地,也能感化边远蛮荒("蚕丛"指古蜀国,这里代指未开化之地)。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蓬藋翳儒宫"到"文物新还"的对比,展现文化重建的欣慰
2. "晴收千峰雨"既写实景又暗喻扫除阴霾
3. 最后用"化蚕丛"的比喻,点出文明教化的力量

本质上是通过一场宴会,表达对文化复兴的赞美和对清廉官员的期许,把普通的聚会写出了历史厚重感。

廖行之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