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水间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同时透露出对世俗的疏离感。
前两句写主人公在林间漫步,享受最纯粹的快乐,他的高尚情操与世俗的功利算计完全不同。"义和叱驭日逾永"用神话典故(太阳车夫义和)比喻时间流逝,而"猿鹤寻盟"则用动物伙伴暗示他与自然为伍,山居生活越发幽静。
中间四句是自嘲式的独白:他像独行侠般孤零零的,却觉得这样挺好;说着"算了算了"其实心里已无欲无求。看门的小童虽然不懂事,但每当客人来访(打破宁静),反而会引发他莫名的忧愁。
全诗妙在两种情绪的拉扯:表面写隐居的闲适,实际藏着对人际关系的疲惫。就像现代人偶尔想关掉手机躲清静,可真的独处时又难免寂寞。诗人用"自晒"(自我调侃)和"萧萧"(风吹落叶声)这些生动的细节,把这种矛盾心理写得特别真实。
游酢
游酢(1053~1123),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少颖悟,过目成诵。程颐一见,谓其资可适道。后程颢令扶沟,设庠序,教人召酢职学事。元丰五年,登进士,调萧山尉,改博士。以便养,求河清县。徽宗立,召为监察御史,出知和州,岁余,管勾南京鸿庆宫,居太平州。复知汉阳军,历舒、濠二州。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卒葬其处。酢操行纯粹,处事优裕,历官所至,民载之如父母。所著有《中庸义》、《易说》、《诗二南义》、《论语·孟子杂解》、《文集》各一卷。学者称廌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