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
汉业中微炎祚衰,四海奸豪窃神器。
南阳龙虎方斗争,赤伏真人正天位。
先生高隐来富春,耕耒青山自如意。
一竿渔钓乐幽深,七里溪光弄苍翠。
朝中天子思故人,物色寰中引其类。
先生独步衣羊裘,咳唾浮云轻富贵。
足加帝腹傍无人,星动天文失躔次。
卓哉光武真圣君,终使狂奴毕高志。
云台千尺尽功臣,谁肯回顾钓台地。
南阳龙虎方斗争,赤伏真人正天位。
先生高隐来富春,耕耒青山自如意。
一竿渔钓乐幽深,七里溪光弄苍翠。
朝中天子思故人,物色寰中引其类。
先生独步衣羊裘,咳唾浮云轻富贵。
足加帝腹傍无人,星动天文失躔次。
卓哉光武真圣君,终使狂奴毕高志。
云台千尺尽功臣,谁肯回顾钓台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光武帝)和隐士严子陵之间的故事,核心主题是"权力与自由的选择"。
前半部分用对比手法描写乱世景象:汉朝衰落、群雄割据("四海奸豪窃神器"),刘秀在混战中夺得天下("赤伏真人正天位")。而严子陵却选择隐居富春江,过着钓鱼耕田的自在生活("一竿渔钓乐幽深"),青山绿水相伴,怡然自得。
后半部分展现戏剧性场景:当皇帝的刘秀想念老朋友,派人寻找贤士。严子陵却穿着破羊皮袄("衣羊裘")潇洒赴约,把荣华富贵看作浮云。最传神的是"足加帝腹"这个细节——他竟把脚搁在皇帝肚子上睡觉,这种不拘礼节的态度让观星官都吓坏了("星动天文失躔次")。
结尾升华主题:诗人赞叹刘秀是明君,能包容严子陵的狂傲("终使狂奴毕高志")。那些在云台阁上有画像的功臣们("云台千尺尽功臣"),有谁还记得江边的钓台呢?这里用"云台"象征功名利禄,用"钓台"代表心灵自由,形成强烈对比。
全诗通过两种人生选择的对比,告诉读者:有人追求建功立业,有人选择山水之乐,而真正的明君既能成就霸业,也能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这种对自由人格的赞美,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刘昌言
(942—999)泉州南安人,字禹谟。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掌笺奏。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复举进士登第。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累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以与凶人赵赞素善,出知襄州,徙荆南府。真宗咸平中拜工部侍郎,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