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阻 其四

兼旬梅雨苦如年,霁后晴云火欲然。
雨即阻人晴亦阻,天公难作是情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梅雨季节为背景,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人被天气反复捉弄的无奈感。

前两句"兼旬梅雨苦如年,霁后晴云火欲然"是说:连续二十多天的梅雨让人度日如年,好不容易放晴后,太阳又毒辣得像要烧起来一样。这里用"苦如年"夸张地表现雨季的煎熬,用"火欲然"形象地写出烈日灼人的感觉。

后两句"雨即阻人晴亦阻,天公难作是情天"是点睛之笔:下雨天把人困在家里,晴天又热得不敢出门,老天爷怎么这么难伺候啊!诗人用"天公"这个拟人化的称呼,像在抱怨一个脾气古怪的长辈,把对反复无常天气的牢骚说得既幽默又接地气。

全诗妙在抓住了生活中人人都经历过的天气烦恼,用做饭烧火、抱怨长辈这些日常比喻,把"天人关系"这个宏大主题写得特别生活化。读完让人会心一笑——原来古人也被天气折腾得没脾气,这种穿越时空的共鸣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