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结伴出游齐山的快乐时光,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朋友们骑马出城,速度飞快,沿途风景太美让人舍不得离开,连天色渐晚都顾不上。这里"倦式微"用天色暗下来暗示游玩时间太久,但大家仍意犹未尽。
中间四句是游玩的具体场景:白天在山里自由自在地行走,傍晚在堤岸上吟诗回家;抚摸着长满青苔的石壁感叹往事,靠在岩石亭子里珍惜每一寸夕阳。这些画面充满生活气息,既有纵情山水的洒脱,也有人生短暂的淡淡忧伤。
最后两句突然转到对唐代诗人杜牧(号樊川)的怀念:秋色依旧,但当年穿着华服(缕金衣)赏景的人早已不在。这里用杜牧代表所有逝去的美好时光,暗示眼前的欢乐终将成为回忆。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出游写得生动有趣,同时悄悄埋下"美好易逝"的人生感悟。就像我们今天和朋友郊游拍照发朋友圈时,偶尔也会感叹"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次",古今情感其实是相通的。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