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很有趣,把水仙花比作美人西施,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幽默感。
前两句"生花妙手夺春工,莫笑金银气太浓"是说:吴秀才养水仙的手艺真高明,把春天都"抢"来了。虽然水仙的根像金块银块,但别笑话它太富贵气。这里用"夺春工"夸赞养花技术高超,用"金银气"形容水仙鳞茎的外形,既形象又带着调侃。
后两句更有意思:"网得西施肯相赠,风裳水佩出吴宫"。把水仙花比作从吴王宫里走出来的西施,穿着飘逸的衣裳(风裳),戴着水做的首饰(水佩)。"网得"这个词用得特别妙,既像是捕鱼人捞到了宝贝,又像是真的把美人西施"网罗"来了,显得既珍贵又难得。
整首诗把普通的水仙花写得活灵活现,既赞美了朋友赠送的水仙花名贵美丽,又用西施的典故增添了文化韵味。最难得的是,诗人没有板着脸写诗,而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让一盆水仙花变得像一位从古代穿越来的大美人,读来让人会心一笑。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