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骆宾王集 其二 (庚子稿,清光绪二十六年)

凤阁鸾台宰相忙,此才竟令落蛮荒。
若将文字论知己,惟有当时武媚娘。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故事,主角是初唐诗人骆宾王。

前两句说:宰相们在朝廷里忙得团团转(凤阁鸾台是皇宫的代称),却让骆宾王这样的天才被流放到偏远蛮荒之地。这里用"忙"字暗讽当权者不识人才,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不平之气。

后两句来了个神转折:要说真正懂骆宾王才华的,反而是他的"死对头"武则天!因为骆宾王曾写檄文骂武则天,但武则天读后却赞叹"宰相安得失此人",说明她真心欣赏骆的文采。

最妙的是"武媚娘"这个称呼。不用尊称"则天皇帝",而用她少女时代的名字,既带着调侃,又暗示在文学面前,政治对立可以暂时放下。这种跨越立场的艺术共鸣,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全诗就像在说:那些天天喊着重视人才的人,其实还不如"敌人"懂你。这种对人才遭遇的感慨,放在今天职场中依然能引发共鸣。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