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轩以画梅及诗卷见赠,用卷中过梅岭韵答之 其二

万里归槎客写梅,海云浓处墨花开。
年来羹鼎因和误,孤负春风说占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刘彤轩赠送给作者一幅梅花画和诗卷,作者用诗卷中的韵脚回赠了一首答谢诗。

前两句"万里归槎客写梅,海云浓处墨花开"说的是:朋友从远方归来画梅花,在墨色浓淡变化间,一朵朵梅花仿佛在纸上绽放。这里用"万里"形容距离之远,"海云"比喻水墨的浓淡层次,把绘画过程写得很有意境。

后两句"年来羹鼎因和误,孤负春风说占魁"有点自嘲的意思:这些年为了调和各种关系(羹鼎指调和五味,比喻处理人际关系),反而耽误了正事,辜负了梅花在春风中独占魁首的傲骨品格。这里用梅花的高洁来反衬自己在世俗事务中的妥协。

整首诗通过答谢朋友赠画这件事,既赞美了朋友的画艺,又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清高品格的向往,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语言清新自然,把绘画、咏梅和人生感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