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喜晤温慕柳同年,别后却寄四首之一

梅口临江住,蕉阳近郭居。犬牙百里地,雁足一行书。

雨雪忧方大,风尘道岂殊?寒云时极目,早晚报双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潮州遇到老朋友温慕柳后写的,表达了重逢的喜悦和离别后的思念。

前两句"梅口临江住,蕉阳近郭居"用简单的地理位置描写,点明两人住得不远,一个住在江边的梅口,一个住在城郊的蕉阳。这种邻里般的距离暗示了他们的亲密关系。

"犬牙百里地,雁足一行书"用了两个生动的比喻:虽然住的地方像犬牙交错般挨得很近(实际可能也就百里距离),但平时主要靠书信往来,就像大雁传书一样。这说明他们虽然住得近,但见面机会并不多。

"雨雪忧方大,风尘道岂殊"转而写人生际遇:我们都经历过人生的风雨(雨雪),在尘世中奔波(风尘),遭遇其实都差不多。这里透露出对友人处境的关心和共鸣。

最后两句"寒云时极目,早晚报双鱼"最动人:我时常望着寒冷的云彩(思念你),期待早晚能收到你的书信(双鱼指代书信)。把思念化作日常的眺望和等待,情感真挚而含蓄。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日常景物和生活细节,把朋友间的牵挂写得温暖动人。没有华丽辞藻,却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平淡中见真情的友谊。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