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马神庙海棠,百年故物也。春事方酣,意古微日吟赏其下,不能无词,拟此待和
艳阳初破琼姬睡,依稀沁园轶事。
绣幄围鸳,箫台驻凤,隔断香红尘世。
繁华梦里。
记别殿承恩,绿章催霁。
几番花风,旧时香色底憔悴。
承平歌舞漫忆,尽烧残绛烛,密意谁会。
海燕移家,仙云换影,赢得孀娥清泪。
殷勤步绮。
莫付与莺邻,妒春桃李。
黄月帘低,倩魂萦倦蕊。
绣幄围鸳,箫台驻凤,隔断香红尘世。
繁华梦里。
记别殿承恩,绿章催霁。
几番花风,旧时香色底憔悴。
承平歌舞漫忆,尽烧残绛烛,密意谁会。
海燕移家,仙云换影,赢得孀娥清泪。
殷勤步绮。
莫付与莺邻,妒春桃李。
黄月帘低,倩魂萦倦蕊。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马神庙一棵百年海棠树,用拟人手法把海棠比作沉睡的美人,感叹它历经沧桑却依然绽放的美丽。
上片(前八句):
开头用"艳阳初破琼姬睡"把海棠比作刚睡醒的仙女,说它美得像皇家园林里的传奇。接着用"绣幄围鸳"等华丽辞藻,描绘海棠盛开时像被锦绣帷帐环绕,仿佛与尘世隔绝。然后笔锋一转,用"繁华梦里"带出历史沧桑感,说这株海棠见证过皇宫盛事("别殿承恩"),也经历过风雨摧残("绿章催霁"指求雨仪式),如今已显憔悴。
下片(后十句):
诗人劝大家不要总回忆太平盛世的歌舞,说点着红烛赏花的心意没人能懂。用"海燕移家"暗喻世事变迁,海棠如"仙云换影"般改变姿态,惹得月中嫦娥都为之落泪。最后诗人殷切叮嘱:要慢慢赏花("殷勤步绮"),别让莺鸟和桃李嫉妒了海棠的美。结尾"黄月帘低"营造出黄昏静谧的氛围,说海棠的精魂仍萦绕在疲倦的花蕊中。
全词特色:
1. 时空交错:把眼前海棠与历史记忆交织
2. 拟人传神:赋予海棠仙姬、孀娥等女性形象
3. 对比强烈:昔日繁华与今日憔悴形成反差
4. 用典自然:"绿章""孀娥"等典故融入情景
5. 情感细腻:从惊艳到怜惜,层层递进
最打动人的是诗人对百年海棠那种小心翼翼的怜爱,就像对待一位历经沧桑却依然优雅的老美人,既惊叹她的风韵,又心疼她的憔悴。
王鹏运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王鹏运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