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
圣皇抚运寰宇清,熙熙民物跻升平。
时临元夕月光满,郁葱佳气盈瑶京。
放灯诏许民同乐,一天星斗增辉明。
九重宫阙凌空起,翠拥鳌山五云里。
金莲万斛散晴霞,花树千章映罗绮。
群仙跨鹤自瑶池,驭风冷然游帝里。
銮舆仗簇从天来,香凝辇道无纤埃。
箫韶叶奏太平曲,琼浆满泛流霞杯。
金吾传宣夜弛禁,九关不钥通宵开。
欢声洋洋达苍昊,祥辉照映蓬莱岛。
四时富贵何如春,此夜风光良更好。
伶官次第百技陈,臣庶纷纷乐熙皞。
总知圣德冠百王,子惠亿兆垂恩光。
天人友庆隆万福,皇图巩固同天长。
微臣快睹愧无补,敬歌天保酬虞唐。
时临元夕月光满,郁葱佳气盈瑶京。
放灯诏许民同乐,一天星斗增辉明。
九重宫阙凌空起,翠拥鳌山五云里。
金莲万斛散晴霞,花树千章映罗绮。
群仙跨鹤自瑶池,驭风冷然游帝里。
銮舆仗簇从天来,香凝辇道无纤埃。
箫韶叶奏太平曲,琼浆满泛流霞杯。
金吾传宣夜弛禁,九关不钥通宵开。
欢声洋洋达苍昊,祥辉照映蓬莱岛。
四时富贵何如春,此夜风光良更好。
伶官次第百技陈,臣庶纷纷乐熙皞。
总知圣德冠百王,子惠亿兆垂恩光。
天人友庆隆万福,皇图巩固同天长。
微臣快睹愧无补,敬歌天保酬虞唐。
现代解析
这首《元夕》用热闹喜庆的笔调,描绘了元宵节时皇宫与民间同乐的盛世景象。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节日盛况如画卷展开
全诗像一部宫廷纪录片:开篇点明这是政治清明的太平年代,元宵夜的月光特别圆满。皇帝特许百姓参与灯会,整个京城变成光的海洋——"金莲万斛"形容灯笼如金色莲花绽放,"花树千章"写装饰华丽的灯树。天上仙鹤、地上銮驾的描写,把现实庆典和神话想象融为一体。
2. 细节里的盛世密码
诗中藏着许多有趣细节:皇帝仪仗队经过的辇道飘着香气,说明极讲究排场;"九关不钥"写宫门整夜不关,体现与民同乐的诚意;"伶官百技"指各种戏曲杂技表演,堪比现代嘉年华。特别提到"琼浆流霞杯",暗示宴会上美酒像彩霞流动,充满奢华感。
3. 歌颂中的深层意味
在热闹描写背后,诗人其实在委婉赞美统治者的治国能力。通过"欢声达苍昊"(笑声传到天上)、"祥辉照蓬莱"(祥光笼罩仙岛)等比喻,把人间欢乐升华为天意认可的盛世象征。结尾自称"微臣",用"天保"(《诗经》颂诗)典故,既表达忠心,也暗示这样的繁华需要持续的政治智慧来维系。
全诗最妙的是虚实结合,既写实景又充满幻想色彩,让读者既能想象古代元宵节的具体场景,又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对太平盛世的珍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