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名叫郑方水的官员(大宗伯是礼部尚书的别称)回江西老家的赠别之作。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现了郑方水荣归故里的场景:
1. 荣耀返乡(前两句)
用"文昌星归位"比喻郑方水像文曲星一样光荣返乡,皇帝赏赐黄金和六匹马拉的豪华马车,说明他深受皇帝器重。就像现代人看到领导坐专车配司机,能直观感受到对方的地位。
2. 孝心可嘉(三四句)
提到郑方水请假回乡是为了迁葬先人(冥鸿指逝去的长辈),这种孝心超越了世俗功名。就像现在有人放弃重要工作回家照顾父母,这种选择更显品格高尚。
3. 才华横溢(五六句)
用天文意象赞美他的文才——像奎宿(文运之星)照耀银河,佩剑(象征文武双全)能扫落星辰。好比说某人"才华闪瞎眼""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夸张赞美。
4. 皇帝器重(末两句)
最后点明他虽然暂时离朝,但皇帝仍经常惦记这位郑尚书。就像公司骨干请假时,老板还总念叨"某某什么时候回来",侧面反映其重要性。
全诗妙在:
- 用星宿、宝剑等意象替代直白夸赞,既典雅又有画面感
- 通过"皇帝频繁询问"的细节,侧面烘托人物地位
- 将孝道与功业并重,展现传统士大夫的理想人格
就像现在给退休领导写赠言,既要体现他的政绩,又要突出他的为人,这种平衡把握得很好。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