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旧留席帽知何在,秃鬓乌巾一任斜。
病发相如空视草,梦迷太白谩生花。
古今来往三千载,文字消磨几百家。
底为藏山痴作计,衰翁笔砚是生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老文人的自嘲与感慨,语言平实却充满人生况味。

首联用"旧帽秃鬓"的衰老形象开篇,像随手拍的生活照:歪戴的旧头巾下露出花白鬓角,暗示主人公已不复当年风采。颔联自比司马相如和李白两位文豪,却说"空视草""谩生花"——即使有他们的才华,如今病中看稿也眼昏花,梦中写诗也难出佳句,道尽才思枯竭的无奈。

颈联突然拉开时间镜头:三千年历史长河里,多少文章大家最终都被时光湮没?这一问既是对文学命运的思考,也暗含对自己笔墨生涯的释然。尾联"衰翁笔砚是生涯"如同定格镜头:老人与笔墨相伴的身影,恰恰是对"藏山痴计"(妄想文章传世)最通透的回答——写作本就是生活本身。

全诗妙在将宏大的历史感慨,溶解在老文人日常的笔墨、头巾、病榻这些细小事物中。就像一位老者边磨墨边唠家常,却道出了所有创作者终要面对的命题:当才华褪去、当知音难觅,支撑我们继续书写的,或许只是那份刻进生命的热爱。

林希逸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