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西北有织妇

西北有织妇,寂寂深闺里。
朝朝弄机丝,纷纷不成理。
霜月夜孤明,悲风四坐起。
谁云无所思,良人在万里。
言欲穿寒衣,经纬乱如此。
仰盼双飞禽,妾身差可拟。
借问从王师,烽火何年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西北地区织布女子的孤独与思念,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传递出战乱年代普通人的情感。

开篇用"西北有织妇"直接点明人物身份和地点,这位女子独自在深闺中织布。"朝朝弄机丝"显示她日复一日地工作,但"纷纷不成理"暗示她心绪不宁,织出的布匹杂乱无章。这里用织布的动作巧妙地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混乱。

"霜月夜孤明,悲风四坐起"用寒冷的夜景烘托孤独氛围,月光和寒风都成为她寂寞的见证。"谁云无所思"是自问自答,说明她并非无情无感,而是思念着远在万里之外的丈夫。

"言欲穿寒衣"一句很动人,她想为丈夫缝制御寒衣物,但经纬线却乱作一团,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思念使人无法专注的状态。"仰盼双飞禽"是她羡慕天空中成双成对的鸟儿,反衬自己的形单影只。

最后两句"借问从王师,烽火何年已"道出全诗背景:丈夫随军出征,她渴望知道战争何时结束。这个结尾让读者明白,前面所有的思念和混乱都源于战争带来的分离。

全诗通过织布女子日常的劳作场景,以小见大地展现了战争对普通人生活的破坏。没有直接描写战场血腥,而是通过一位妻子无法安心织布的生活细节,更深刻地表现了战争带来的痛苦。语言朴实但情感真挚,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