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上元太微宫,昭昭列象布苍穹。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傍,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坐于中正。
幸臣太子并从官,乌列帝后从东定。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
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
两面宫垣十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
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云雨。
少微四星西南隅,长垣䨥䨥微西居。
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傍,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个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坐于中正。
幸臣太子并从官,乌列帝后从东定。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
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
两面宫垣十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
宫外明堂布政宫,三个灵台候云雨。
少微四星西南隅,长垣䨥䨥微西居。
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现代解析
这首《步天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古代星官"太微垣"的星空布局,就像一幅夜空的行政地图。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星空中的"天庭政府" 诗人把太微垣比作天帝的办公区:"端门"是正门,两边站着"执法"官员(实际是左右两星),往里走能看到穿黑衣的"谒者"(接待员)、"三公"(三位高级顾问)和"九卿"(各部门主管)。这种比喻让冷冰冰的星星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朝廷场景。
2. 严谨的星辰排布 歌词详细记录了星星的位置关系:"五帝内坐"在中央,周围环绕着"太子""郎将"等星辰,就像众星拱月。特别提到"常陈七星"和"郎位十五星"的准确数量,说明古人观测极为细致。最后提到的"长垣"星群就像宫墙,把整个"办公区"围起来。
3. 实用的观星指南 最后两句特别实用:指出找到"北门"和"三台"星群的位置,就能预判是否会有战乱。这说明古代星象学不仅用于想象,更是重要的生活参考,把星空和人间祸福联系起来。
全篇用"乌(黑)""皂(黑)"等颜色词强调星光明暗,用"门""垣""屏"等建筑术语构建空间感,把抽象星图转化成了立体的神话世界。这种将科学观察与诗意想象完美结合的手法,正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