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鹄晨霞傍楼起,头陀秋草绕碑荒。

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通过两个简洁的画面,传达了时光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第一句“黄鹄晨霞傍楼起”,描绘的是清晨时分,黄鹄在晨霞的映照下,从楼旁飞起的景象。黄鹄是一种高飞的鸟,常象征着自由与高远。晨霞则代表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充满希望与活力。这句诗通过鸟与霞的结合,展现了清晨的生机与美好。

第二句“头陀秋草绕碑荒”,则转向了另一个画面:头陀(僧人)在秋草围绕的荒凉墓碑旁。秋草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而墓碑则代表着生命的终结与历史的沉寂。这句诗通过僧人与墓碑的对比,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两句话虽然描绘的是不同的场景,但共同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第一句充满希望与活力,而第二句则透露出哀愁与沉思。这种对比让读者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思考生命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首短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画面,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值得细细品味。

薛映

映(951~1024)字景阳,北宋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中进士(《净德集》卷一四《薛文恭公尚书真像记》),通判绵州、宋州、升州,知开封县,为江南转运使,江淮、两浙茶盐制置副使,改京东转运使。知相州、杭州。入知通进、银台司兼门下封驳事,迁给事中、勾当三班院,出知河南府、升州、扬州、并州及永兴军。宋仁宗时迁礼部尚书,再为集贤院学士判院事,知营州,分司南京。天圣二年卒(《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四),一说景祐间卒(《净德集》),年七十四(《东都事略》卷四五本传)。谥文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