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风流又见玉台巾,挥麈还同话劫尘"用典雅的意象开篇。"玉台巾"指文人的头巾,"挥麈"是古人清谈时的动作,这两句是说又见到这位风度翩翩的长者,还能与他一起谈论世事变迁。
颔联"东阁上宾新设醴,南州大雅久扶轮"继续赞美。"东阁"是汉代招贤纳士的地方,"设醴"指以礼相待;"南州大雅"比喻德高望重之人,"扶轮"是扶持正道的意思。这两句说长者礼贤下士,长期维护正道。
颈联"荐衡文举行修表,用赵廉颇待得人"用历史典故。"荐衡"指推荐人才,"用赵廉颇"比喻重用老将。这两句称赞长者既能选拔文才,又善于任用贤能。
尾联"四海苍茫浑未定,乾坤何地著间身"笔锋一转,从赞美转向感慨。意思是天下局势动荡不安,在这广阔的天地间,哪里才是安身立命之所呢?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全诗通过典雅的语言和典故,既表达了对长者的敬仰,又抒发了对时局的感慨。前六句着重赞美长者的品德和才能,最后两句转向对现实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