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包阁寄夏漕致宏

积雪天欲晴,山深雾犹拥。
大包谁缔结,架壑一何耸。
崖倾石路仄,峡束惊波涌。
垂堂尚何言,颠坠虞接踵。
经过固已殆,却顾神屡悚。
前山净如洗,浩浩云根动。
崖花作蜜香,山童似猴拱。
旧乡迷远近,所历但如梦。
穷通久已忘,况此发种种。
犹欣故人近,宽我惧将恐。
语乱眉定颦,道旧腹应捧。
灯前侍儿出,花外寒烟重。
羇怀醉里宽,离念风前恫。
游宦愧吹竽,剧谈犹贾勇。
观君富声华,顾我成闒茸。
行台定匪赊,失喜欲距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山雪雾中艰难跋涉的所见所感,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旅途的艰险与人生的感悟。

1. 自然景象的壮美与危险
开篇"积雪天欲晴,山深雾犹拥"勾勒出深山雪后雾气弥漫的朦胧画面,既美丽又暗藏危险。"崖倾石路仄,峡束惊波涌"用陡峭的山崖、狭窄的小路和汹涌的激流,形象表现了路途的险峻,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2. 旅途中的心理变化
作者用"垂堂尚何言"(站在悬崖边无话可说)、"神屡悚"(多次心惊胆战)等直白的语言,传达出面对险境的恐惧。但随后笔锋一转,"前山净如洗"突然展现雨过天晴的澄澈,云雾翻涌的壮阔("浩浩云根动"),暗示人生困境中也会有转机。

3. 生活化的山间趣味
诗中穿插着俏皮的细节:野花像蜂蜜一样香,山里孩子像猴子般活泼("山童似猴拱"),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描写冲淡了旅途的沉重,增添了几分幽默与生机。

4. 人生感悟的升华
后半段作者由景入情,感叹"旧乡迷远近,所历但如梦"——故乡已远,往事如梦。他坦然接受衰老("发种种"指白发),放下对仕途得失的执着("穷通久已忘"),更珍惜与故人重逢的温暖。最后用"灯前侍儿出,花外寒烟重"的温馨画面,对比"离念风前恫"的惆怅,道出漂泊者对安定情感的渴望。

全诗精髓
以一次惊险的山行为线索,将自然奇观、旅途危机与人生哲理自然融合。告诉读者:生活就像这趟山路,有危险也有惊喜,重要的是保持豁达,珍惜途中相遇的温暖。诗中既有"崖花作蜜香"的诗意,也有"羇怀醉里宽"的洒脱,语言通俗却意境深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