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扇工歌

某州竹扇名字著,织扇供官困追捕。
使君开府未浃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新模巧制旋剪裁,百中无一中程度。
犀革镌柄出虫鱼,麝煤熏纸生烟雾。
蕺山老姥羞翰墨,汉宫佳人掩纨素。
衙内白取知何名,帐下雄拿不知数。
供输不办箠楚频,一朝赴水将谁诉。
使君崇重了不闻,呜呼何以慰黎庶。
闻道园家卖菜翁,又说江头打鱼户。
号令亟下须所无,官不与钱期限遽。
归来痛哭辞妻儿,宿昔投缳挂枯树。
一双婉婉良家子,吏兵夺取名为顾。
弟兄号叫邻里惊,两家吞声丧其妪。
死者已矣可奈何,冤魂成群空号呼。
杀人纵欲势位尊,贪残无道天所怒。
邦人蓄愤不敢言,君其拊马章台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伤的画面,通过竹扇工人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官府的腐败。

1. 背景设定:某州的竹扇工艺非常有名,但竹扇工人因为要将扇子供应给官府,生活困苦,常常被追捕。有一位新来的官员上任不久,想要用竹扇做官帽,希望官员们能用扇子来办公。

2. 工人困境:尽管新官提出好意,但工人制作的扇子质量参差不齐,几乎无一合乎规格要求。即使工人们努力制作,还会有犀牛皮柄上的雕刻、麝香纸的熏制等复杂的工艺。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未得到认可,反而更加艰难。

3. 官府的压榨:官府不仅不承认工人们的努力,反而对他们进行严厉的鞭打。工人们无力承担这个沉重的负担,只能被迫跳河自尽。但官府对此置若罔闻,工人们的生命安全毫无保障。

4. 社会反响:人们心中充满了愤怒,但不敢公开表达,只能默默承受。诗中提到,一些普通人家,如卖菜的老人和打鱼的渔民,也被迫出钱来应付官府的要求,否则就会受到同样的惩罚。

5. 官场腐败:诗中还揭露了官场中的腐败现象,官员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使用暴力和贪婪的手段,无视普通百姓的生死和尊严。

6. 民众的悲痛:诗最后提到,死去的人无法挽回,但他们的冤魂不断哭泣。诗人在质问,这种腐败和不公的现状,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责任。

整首诗通过竹扇工人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官府的腐败,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官场不正之风的强烈批判。

沈作喆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文献通考作仲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绍兴年进士。淳熙间,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干官。因诗忤漕帅魏道弼被劾,夺三官。不得志以卒。作喆所著有寓山集三十卷,《文献通考》寓简十卷,《四库总目》考证有特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