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冷闺房中的孤寂与细腻情感,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她的内心世界。
首联“小窗寒意晚来严,瘦玉腰支半臂添”写傍晚寒气透过小窗侵入,女子纤细的身躯又添了一件半臂(类似短袖外衣)御寒。这里用“瘦玉”形容女子身形,既突出她的柔弱,又暗含高洁气质。
颔联“睡思不堪将茗破,病怀偏觉与香嫌”写她困倦却靠喝茶提神,身体不适连熏香都嫌腻烦。两个生活细节生动呈现了女子身心俱疲的状态。
颈联“间和镜影论心曲,只许炉熏着指尖”是情感高潮:她只能对着镜中影子倾诉心事,连取暖也只敢让指尖靠近香炉。这种“与影子对话”的描写,深刻表现了无人理解的孤独。
尾联“正是扑帘风信紧,为谁轻立到琼檐”以景结情:寒风扑打帘子时,她仍独自站在华美的屋檐下,似乎在等待什么。开放式结尾留下悬念——她究竟在等谁?为何如此执着?
全诗以“寒”为基调,通过穿衣、饮茶、熏香、照镜、临风等生活化场景,层层递进地刻画了一位闺中女子既脆弱又倔强的形象。诗中“瘦玉”“琼檐”等精致意象,与“病怀”“心曲”等情感词汇相映,在清冷氛围中透出唯美哀愁。最打动人的是女子无人可诉、只能对镜自语的细节,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被禁锢在狭小空间中的孤独与渴望。
孙原湘
孙原湘(1760 ~1829)清代诗人。字子潇,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昭文(今江苏常熟)人。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