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曲

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译文及注释

日昃(zè)鸣珂动,花连绣户春。
太阳偏西时,归来的马车上的玉佩叮当作响,春情萌动,好像华美门户中盛开的花朵。
日昃:太阳偏西。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
打开梳妆台上的盘龙玉台镜,等待良人为我为我画眉。
玉台: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太阳偏西时,归来的马车上的玉佩叮当作响,春情萌动,好像华美门户中盛开的花朵。
打开梳妆台上的盘龙玉台镜,等待良人为我为我画眉。

注释
日昃:太阳偏西。
鸣珂:显贵者所乘的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玉台:玉饰的镜台;镜台的美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闺阁的精致画面,充满生活情趣和含蓄的情感表达。

前两句"日昃鸣珂动,花连绣户春"写的是午后时分。太阳西斜时,女子佩戴的玉饰发出清脆声响,绣房外的鲜花与华丽的门窗相映成趣,整个屋子都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这里通过声音和色彩的描写,营造出明媚欢快的氛围。

后两句"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转向室内场景。梳妆台上雕刻着盘龙纹饰的玉镜静静摆放,它正在等待那个为女子画眉的人。这里没有直接写男女相会,而是通过"画眉"这个充满亲密感的动作,巧妙地暗示了甜蜜的爱情期待。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鸣珂"的声音和"绣户春"的视觉感受,生动地传递出春日闺阁的雅致
2. "盘龙玉台镜"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贵族生活的精致
3. 最后一句的"画眉人"既点出了爱情主题,又含蓄不露,给人无限遐想空间
4. 通篇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物品和场景的描写,自然流露出甜蜜的期待之情

这种通过环境描写来暗示情感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美的典型体现。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