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答时旸饮后见贻 其一

散吏幸无事,合置荒园中。著书忘其词,安复论异同。

墙下枣垂实,飒然起秋风。感时忽搔首,五十真衰翁。

投牒愧一出,束带随三公。晨趋揖东阁,夜梦游南雍。

乡使来吴下,入门偶相逢。中怀不能语,倚壁如颓峰。

南飞孰可系,仰见青天鸿。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闲散小官在秋天里的感慨,语言朴实却充满人生况味。

诗人开篇说自己是个没啥实权的小官,正好可以躲进荒园图个清静。他埋头写书,连词句都忘了斟酌,更懒得与人争辩是非。这时墙头枣子熟了,秋风吹来,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五十岁,白发苍苍像个老头了。

虽然挂着官职,每天要去拜见大人物,但夜里做梦却回到年轻时读书的地方(南雍指南京国子监)。当故乡来人偶然相遇时,他心中有千言万语却说不出口,只能像倒塌的山峰一样靠着墙壁发呆。最后望着南飞的大雁,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三个反差:一是"散吏"身份与"束带随三公"的对比,二是白天应付官场与夜间梦回学堂的对比,三是表面沉默倚墙与内心波涛汹涌的对比。通过枣熟、秋风、飞雁这些日常景物,自然引出对年华老去、身不由己的感慨,让读者看到一个中年人在官场与自我之间的挣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