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送少伯之长沙
短篷斜系,又离亭羌管,数声催别。
落拓青衫缘底事,廿载天涯为客。
云锁金台,草荒雪苑,难绣平原出。
头颅如许,与君鍊取诗骨。
此去正值端阳,湘春门外,凄绝巫歌咽。
骚客精灵招不返,浪起空江如雪。
想得凭高,远波遥巘,一片模糊白。
清辉疑接,梦回时见梁月。
落拓青衫缘底事,廿载天涯为客。
云锁金台,草荒雪苑,难绣平原出。
头颅如许,与君鍊取诗骨。
此去正值端阳,湘春门外,凄绝巫歌咽。
骚客精灵招不返,浪起空江如雪。
想得凭高,远波遥巘,一片模糊白。
清辉疑接,梦回时见梁月。
现代解析
这首《百字令》写的是送别好友去长沙时的复杂心情,字里行间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上阕开头用"短篷斜系"描绘出即将启程的小船,配合着离亭传来的羌笛声,瞬间营造出送别的氛围。"落拓青衫"二句点明自己和友人都是漂泊二十年的失意文人,暗示仕途不顺的遭遇。"云锁金台"三句用云雾笼罩的京城、荒芜的学苑等意象,暗喻政治环境的压抑和人才不得志的现状。"头颅如许"两句最动人——虽然头发都白了,但和友人共同锤炼出的诗骨(文人风骨)依然挺立,展现了困境中的文人傲骨。
下阕转到长沙风物。端午节将至,"湘春门外"的巫歌本该热闹,却因送别显得凄凉。"骚客精灵"暗指屈原,用空江白浪的壮阔景象,既写实景又暗喻历史长河中文人的悲剧命运。最后五句是想象:友人登高远望时,山水模糊成一片白色,仿佛与月光融为一体。最妙的是结尾"梦回时见梁月",用梦中出现的故乡月光,既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又暗含"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
全词最精彩的是将个人离愁与文人群体命运结合,用"青衫""诗骨""骚客"等意象串联古今失意文人。写景时虚实相生,眼前的长江浪花与历史的文人悲歌交融,让普通的送别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最后用月光收束全篇,余韵悠长,堪称送别词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