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东皋草堂歌
君家东皋枕山麓,百顷流泉浸花竹。
石田书画数百卷,酷嗜平生手藏录。
隐囊麈尾寄萧斋,鸿鹄高飞鹰隼猜。
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
有诏怜君放君去,重到故乡栖隐处。
短策仍看屋后山,扁舟却系门前树。
此时钩党虽纵横,终是君王折槛臣。
放逐纵缘当事意,江湖还赖主人恩。
一朝龙去辞乡国,万里烽烟归未得。
可怜双戟中丞家,门帖凄凉题卖宅。
有子单居持户难,呼门吏怒索家钱。
穷搜废箧应无计,弃掷城南五尺山。
任移花药邻家植,未剪松杉僧舍得。
渔舟网集习家池,官道人牵到公石。
石础虽留不记亭,槿篱还在半无门。
欹桥已断连僵柳,醉壁谁扶倚瘦藤。
尚有荒祠丛废棘,丰碑草没犹堪识。
阶前田父早歌呼,陌上行人增叹息。
我初扶杖过君家,开尊九月逢黄花。
秋日溪山好图画,石田真迹深咨嗟。
传闻此图再易主,同时宾客知存几。
又见溪山改旧观,雕栏碧槛今已矣。
摇落深知宋玉愁,衡阳雁断楚天秋。
斜晖有恨家何在,极浦无言水自流。
我来草堂何处宿,挑灯夜把长歌续。
十年旧事总成悲,再赋閒愁不堪读。
魏寝梁园事已空,杜鹃寂寞怨西风。
平泉独乐荒榛里,寒雨孤村听暝钟。
石田书画数百卷,酷嗜平生手藏录。
隐囊麈尾寄萧斋,鸿鹄高飞鹰隼猜。
白社青山旧居在,黄门北寺捕车来。
有诏怜君放君去,重到故乡栖隐处。
短策仍看屋后山,扁舟却系门前树。
此时钩党虽纵横,终是君王折槛臣。
放逐纵缘当事意,江湖还赖主人恩。
一朝龙去辞乡国,万里烽烟归未得。
可怜双戟中丞家,门帖凄凉题卖宅。
有子单居持户难,呼门吏怒索家钱。
穷搜废箧应无计,弃掷城南五尺山。
任移花药邻家植,未剪松杉僧舍得。
渔舟网集习家池,官道人牵到公石。
石础虽留不记亭,槿篱还在半无门。
欹桥已断连僵柳,醉壁谁扶倚瘦藤。
尚有荒祠丛废棘,丰碑草没犹堪识。
阶前田父早歌呼,陌上行人增叹息。
我初扶杖过君家,开尊九月逢黄花。
秋日溪山好图画,石田真迹深咨嗟。
传闻此图再易主,同时宾客知存几。
又见溪山改旧观,雕栏碧槛今已矣。
摇落深知宋玉愁,衡阳雁断楚天秋。
斜晖有恨家何在,极浦无言水自流。
我来草堂何处宿,挑灯夜把长歌续。
十年旧事总成悲,再赋閒愁不堪读。
魏寝梁园事已空,杜鹃寂寞怨西风。
平泉独乐荒榛里,寒雨孤村听暝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从兴盛到衰败的沧桑故事,通过家园变迁折射出时代动荡。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江湖还赖主人恩")描写主人公原本的富贵生活:家住山脚,有百亩泉水和花竹,收藏着石田(明代画家沈周)的书画珍品。但后来因政治斗争被捕,虽被赦免回乡,但已感受到官场险恶。
第二部分("一朝龙去辞乡国"到"弃掷城南五尺山")写朝代更替后的悲惨遭遇:战乱中家园被占,儿子艰难持家,官吏上门催债,连祖传的珍贵书画("城南五尺山"指画卷)都被变卖抵债。
第三部分("任移花药邻家植"到"丰碑草没犹堪识")具体描绘荒废的庄园:松树被僧人砍走,池塘成了渔场,石亭倒塌,篱笆破损,只剩下长满野草的祠堂和模糊的碑文。
第四部分(最后部分)诗人触景生情:回忆当年在盛开的菊花中饮酒赏画的场景,如今画卷几经转手,雕栏玉砌都已消失。在黄昏孤村听着晚钟,感受着像宋玉悲秋般的凄凉。
全诗通过一座庄园的今昔对比,展现了战乱时代普通人难以掌控的命运。最动人的是那些细节:断桥边的枯柳、醉汉扶过的墙壁、被野草淹没的碑文,这些具体意象让沧桑感格外真实。最后杜鹃啼血的意象,更深化了"物是人非"的永恒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