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仲文之徐州

转饷君之楚,为郎我滞燕。
一尊悲远道,并马忆朝天。
云失西山树,江迷大泽烟。
相思若汴水,日夜咽君前。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以及分隔两地后的思念之情。

前两句交代背景:朋友姜仲文要去徐州(楚地)负责运送军粮,而作者自己却留在燕地当个小官。两人即将分离,心里都不好受。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表达离别之痛:两人一起喝酒时,想到远行的艰辛就感到悲伤;并排骑马时,又想起曾经一起面见皇帝的时光。抬眼望去,西山的美景被云雾遮蔽,就像即将失去的友谊;江上的烟波朦胧不清,就像看不清的未来。

最后两句把思念比作汴河水:我的思念就像这汴河的水,日日夜夜在你面前呜咽流淌。用流水声比喻思念的绵长不绝,既形象又感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说家常话,但字里行间都是真情实感。通过喝酒、骑马、看风景这些日常小事,写出最动人的友情。特别是最后用流水作比,让无形的思念变得看得见、听得到,特别打动人。

李三才

(?—1623)明顺天府通州人,一说陕西临潼人,字道甫。万历二年进士。二十七年,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在任十数年,以裁抑矿税使,议罢矿税,得民心,累官至户部尚书。时顾宪成讲学东林,与之深相结交。三十八年,朝中有人建议外僚入阁,意在三才,引起朝臣争论,形成党争。次年引退家居。四十三年,被诬盗皇木造私宅,落职为民。天启三年,起为南京户部尚书,未就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