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时间仿佛静止的山野景象。
诗的前两句"野屋不知今世,山色似含古春"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一个超脱时空的世界:山野小屋似乎与现代社会完全隔绝,而周围的山色却像含着远古春天的气息。这里用"不知"和"似含"两个词巧妙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疏离感。
后两句"岑寂浑无啼鸟,荒寒略有行人"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氛围:安静到连鸟叫声都没有,荒凉寒冷中偶尔才能见到一两个行人。诗人用"浑无"和"略有"这种程度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极端寂静与荒凉。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不知今世"与"似含古春"的时空错位感,营造出遗世独立的意境
2. 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山野的静谧,连鸟鸣都没有的安静反衬出更深的寂静
3. "略有行人"的轻微动态打破了绝对的静止,让画面更富生气
这种写法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间的永恒之美,展现了传统山水诗中追求的超然物外之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景物描写自然流露出对宁静山居生活的向往。
宋本
宋本[元](公元一二八一年至一三三四年)字诚夫,大都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卒于惠宗元统二年,年五十四岁。自幼颖拔。稍长,读书穷日夜,句探字索,必通贯乃已。至治元年(公元一三二一年)策士,赐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泰定元年,(公元一三二四年)除监察御史,以敢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