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富庶风光和游子的思乡之情,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写当地风物:这里古称"槜李",如今盛产优质稻米(嘉禾)。百姓煮海制盐、日夜劳作(严刁斗指夜间巡逻的铜器,暗示勤劳),养蚕种桑让丝绸产业繁荣。短短几句就勾勒出鱼米之乡的产业特色。
中间两句是动态美景:渔船傍晚纷纷回港,城外佛塔如雁阵耸立。"归市尽"和"出城多"的对比,让宁静的市井与庄严的佛塔相映成趣。
最后两句点明地理位置和情感:这里地处吴越交界,让漂泊的游子(客)触景生情。"奈客何"三字巧妙道出:再美的风光也缓解不了乡愁,反而让异乡人更想家。
全诗像一幅水墨画,有勤劳的百姓、繁忙的港口、宁静的佛塔,最后落在游子望乡的剪影上。诗人用"煮海""栽桑""鱼舟""雁塔"等接地气的意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