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永城吴令之任

春风驿树早闻莺,马过梁园候吏迎。
山县尹来三月雨,人家兵后十年耕。
鸦啼粉堞河依岸,草没旗亭路入城。
曾见官军收贼垒,时清今已重儒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吴令的官员赴任永城县时的沿途见闻,展现了战乱后乡村逐渐复苏的景象,同时暗含对和平生活的珍视。

前两句写旅途风光:春风吹拂驿站旁的树木,黄莺早早开始啼鸣,官员骑马经过梁园时,当地小吏已列队迎接。这里用"早闻莺"暗示出发时间很早,也烘托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中间四句聚焦乡村现状:山区县城的雨季恰逢新官到任,百姓在战乱后第十年才得以安心耕种。乌鸦在城墙边啼叫,河水依旧傍着堤岸流淌;野草淹没了路边的亭子,小路蜿蜒通向城内。这些画面既展现自然生机,又透露出战乱遗留的荒凉痕迹——杂草丛生的亭子、需要重新开垦的农田,都暗示着战争创伤尚未完全抚平。

最后两句通过今昔对比传递深意:诗人曾目睹官军收复失地的激烈战斗,如今太平盛世,像吴令这样的读书人重新受到重用。这里既是对朋友的勉励,也暗含对和平的珍惜——能让文人施展抱负的时代,往往是最难得的安稳年代。

全诗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用"兵后十年耕"这样具体的数字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影响的持久,又用"重儒生"点出社会秩序的恢复。看似平淡的写景中,蕴含着对和平的深沉歌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