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江南水乡画面。诗的开头,“水连巷口夕阳斜”,通过“水连巷口”点出了江南水乡的典型景象,夕阳斜照,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温和的色彩。接着,“细雨东风湿杏花”,细雨和东风的交织,让杏花显得更加娇嫩,仿佛带着一丝湿润的气息,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柔。
“酬字堂前双燕子”,燕子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家宅安宁的象征。双燕子在堂前飞舞,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温馨与和谐。然而,诗的结尾却带有一丝淡淡的哀愁:“不知今日属谁家”。燕子的归来让人联想到家宅的归属,但诗人却不知道今天的燕子是不是还会回到原来的家,暗示了某种变迁或不舍。
这首诗的精髓在于它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却又在平静中透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能在其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慰藉。
沈明臣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