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过望儿山》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云去台高草色斑”描绘了一幅高台上云雾散去、草色斑驳的景象,给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感觉。这种环境烘托了母亲内心的孤独和期盼。
“居人为指望儿山”点明了山名为“望儿山”,暗示了这里的人们常常在此盼望远行的亲人归来。山成为了母亲思念的寄托,也象征着母亲对儿子的无尽期盼。
“忽思游子千峰里”突然转折,母亲在千山万岭中思念着远行的儿子。这里的“千峰”不仅指地理上的距离,更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和无尽的思念。
最后一句“白发当门暮未关”描绘了母亲白发苍苍,站在门前等待儿子的情景,直到暮色降临,门仍未关上。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写,传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无尽等待和期盼,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凄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深刻表达了母亲对远行儿子的深切思念和无尽期盼,情感真挚,令人动容。